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值此芒种时节,在学校的统筹安排下,我院30余名师生奔赴安丘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开启为期三天的劳动教育实践。在“收麦插秧两头忙”的节气韵律中,让劳动精神在泥土芬芳里绽放新时代的光彩。

一、农耕劳作与产业探秘:在实践中触摸劳动肌理
在田间地头,农民大伯耐心教导学生们如何耕地、放苗、浇水,同学们弯腰跟在身后,认真学习,积极劳作,在犁垄的弧度、苗距的尺度、水流的速度里,体悟到“稀密得宜”“顺势而为”的农耕智慧。




转眼走进亲子牧场,学生们化身“营养调配师”,亲身体验按比例给奶牛们配饲料的过程,切实感受到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重要价值。


带着对企业的探究,我们走进合力牧场与欧力菲德(山东)饲料科技有限公司,了解了奶的发展历史,领略了合力牧场的企业文化,观摩了现代化的饲料生产线,帮助学生们进一步加深了对企业的立体认知。


二、红色铸魂与团队砺炼:在协作中传承劳动精神
为厚植学生的成长底色,学校在本次劳动教育实践中巧妙植入思政元素。组织学生们观看电影《高山下的花环》,致敬革命先辈们无私奉献的品格与英勇杀敌的精神;在素质拓展活动中,带领学生们重走长征路,体会团结协作的磅礴力量。每一次齐心协力的突破,都是对长征精神的生动诠释,让团队的凝聚力在挑战中不断升华。



班会共话与成长收束:在对话中凝聚劳动共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主题班会的交流与分享中,同学们感触最深的就是在实践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真正领悟到了劳动的意义与真谛。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张乃清,教务处负责人李志杰,基础教学部党支部书记李治明,经济贸易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刘宗让以及农牧工程与智能化学院副院长李金也参加了此次主题班会,听取了同学们在劳动中的感悟与收获,并与同学们亲切互动,询问并积极反馈大家提出的意见与建议。最后,张校长也对同学们提出了三点殷切的期望,一是希望同学们能成为一名复合型人才,不仅要具备畜牧兽医相关的专业知识,还要懂智能化的技术以及经济管理的相关知识,这样才能被企业所识,为企业所用;二是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保持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敏锐嗅觉,紧跟行业前沿动态;三是学校会为同学们介绍实习岗位,为同学们的就业提供保障。


这场实践课程既让劳动技能在操作中生根,更让“劳动创造价值”的理念融入青春认知,成为学生们连接课堂与社会的生动注脚。